喜报!市特检两名科技人员入选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科技创新人才计划
|
2023-09-13
|
![]() ![]() |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入选名单,我院正高级工程师欧阳惠卿入选“创新领军人才”,正高级工程师袁奕雯入选“青年拔尖人才”。 欧阳惠卿:用匠心为电梯系好智慧“安全带” 欧阳惠卿博士2009年8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他长期扎根一线,从事电梯、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检测技术和标准体系等研究,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出色的科研团队管理水平,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16项,主持或参与起草国家及地方标准13项,发表论文40多篇,参编书籍4部,授权专利16项,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国家级行业协会科技奖励15项,为促进我国机电类特种设备的安全和节能作出了较大贡献。 围绕老旧电梯安全,填补国内外技术空白 当前,全国运行15年以上的在役老旧电梯达70万余台,为保障老旧电梯安全运行,欧阳惠卿及其团队成员开发了多款智能化的检测装备,攻克了老旧电梯制动器等关键在役部件故障诊断、残余使用寿命预测等难题,主持起草了4项国家标准和1项地方标准,构建起老旧电梯安全运行和报废评估的国家标准体系,填补了国内外相关技术领域的空白,为全国各地开展的“老旧电梯安全评估”政府实事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其中2项国家标准已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转化为英文版,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研发全国首个扶梯“双目智慧眼” 不文明乘梯行为安全隐患大,代价惨痛。为预防乘客不规范行为导致的自动扶梯安全事故,欧阳惠卿及其团队成员研发了全国首个基于双目机器视距和人工智能算法的监控系统,通过“双目智慧眼”对扶梯出入口以及乘梯区域进行全场景智能监控,并通过“智慧大脑”的智能算法分析,实现对乘客摔倒、婴儿车上扶梯、扶梯出入口逗留、乘客逆行等行为的快速精准识别,通过语音播报、向使用单位发送预警等方式提前预防。该技术目前在地铁站、商场、医院等多个场景得到成功应用,并接入“上海智慧电梯平台”,为未来“智慧城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版块建设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决策依据和更加精细智能的治理手段。 欧阳惠卿专业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现任上海市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他带领团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模式开展系列研究,推动了电梯领域地方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提升上海市电梯的安全监管水平、预防和减少电梯事故的发生、推进智慧电梯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袁奕雯:筑牢氢储运安全“防护墙” 袁奕雯同志2008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市特检院,先后在国家气瓶阀门质检中心和特种设备事故调查技术中心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获省部级及全国重要行业协会一、二、三等科研奖励近二十次,主编或参编国家、行业标准10余项,获评2022年普陀区拔尖人才。 直击产业痛点,攻关技术难题 氢能在我国绿色低碳能源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氢气易燃易爆,有一定的危险性,氢能产业当前面临氢能储运和氢能应用两大痛点。袁奕雯作为“上海工匠”徐维普团队的骨干成员之一,主要科研方向为氢能储运装备安全性能检测与评价。车用储氢气瓶以及储氢装备的压力可高达70MPa,相当于700个大气压,为了验证这类涉氢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近年来,袁奕雯和其团队成员针对该类设备在制造、使用,以及将来的定期检验环节中的难点问题不断攻关,开展关键技术研究,研究成果已被国内外百余家企业广泛应用,为我国首台氢动力机车顺利出口欧盟提供技术支持,为北京冬奥会等重大活动的安全举办贡献力量。 服务特种设备安全的“多面手” 袁奕雯专业素养过硬,曾指挥上海市化工区开展特种设备综合应急演练,承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种设备局两部“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教学片”,长期担任全国特种设备A类监察员培训讲师,是全国气瓶标委会车用燃料气瓶分标委和低温绝热气瓶分标委委员、总局市场监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特种设备专委会委员,上海市科委、经信委、地标委专家库成员,为我国特种设备行业安全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工作之余,袁奕雯还经常参加志愿者活动,身体力行传承普及“非遗”,曾获上海市图书馆优秀志愿者,入选长风街道十佳好人好事、市特检院“道德先进”。 |